上海,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、繁華的現代都市風貌以及卓越的科技創新實力,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。在六月的初夏時節,崇文學子穿梭于歷史的長廊與未來的前沿,既領略了上海這座城市獨有的魅力與風采,又在實踐探索與深度學習中收獲了寶貴的知識與經驗。
格物致理,追光前行
在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,同學們沉浸式參觀校園,領略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建筑,體悟高校的人文之美,體驗大學先修課程,在實踐中根植下理想的種子。
探訪名校人文,樹立強國之志
復旦大學的校史館里,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與展品,訴說著復旦從初創到輝煌的百年歷程,讓同學們深切感受到了“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”的校訓精神。科技館的創新成果與前沿技術,讓同學們領略到科技進步的無限可能。
在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史館里,同學們了解到交大的發展歷程。從早期的實業救國夢想到新時代的科技創新,每一個歷史節點都讓人感慨萬千,讓大家體悟“飲水思源 愛國榮校”的精神力量。
解鎖大學課程,感悟學科魅力
復旦大學老師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學校專業設置、優勢學科、學科發展等內容,同時歡迎崇文學子積極報考復旦大學,鋪就科技探索之路。
上海交通大學的老師通過生動的案例與豐富的經驗,向同學們展示了機械工程在推動社會進步、改善人類生活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。
在老師的指導下,同學們結合學到的機械原理,現場制作三角機器人。制作過程中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樂趣。
當天,同學們還與上交大的優秀學子來了場深度交流。面對學弟學妹的在學習和未來生涯規劃方面的困惑,學長學姐“傾囊相授”,用心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、求學歷程和大學生活。
北斗引航,逐夢星辰
步入北斗西虹橋基地,映入眼簾的是充滿科技感的展示區。這里的每一項技術、每一個產品都凝聚著科研人員的心血與智慧。同學們不僅了解到北斗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與廣泛應用,更激發了他們對科技創新的濃厚興趣與無限遐想。
基地的老師為同學們詳細講解北斗導航系統的原理、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。同學們被老師的熱情與專業所感染,積極提問,互動交流,現場氣氛熱烈而活躍。在老師的指導下,同學們親手制作太陽能衛星模型,學會了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,充分發揮創新精神。
追尋歷史記憶,堅定理想信念
見出以知入,觀往以知來。在上海這座充滿歷史底蘊與紅色記憶的城市中,崇文學子沿著歷史足跡,在“行走的思政課”中感悟紅色精神,堅定文化自信。
中共一大會址以其莊重而樸素的面貌,靜靜地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。同學們在這里,仿佛穿越了時空,回到了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,親眼見證了革命先輩們如何在逆境中堅持真理、不懈奮斗,深刻體會到了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的革命精神。
步入上海博物館,那些代表著歷史變遷的文物展品,靜靜地訴說著各自的故事。從古代的青銅器、陶瓷器,到近代的書畫、玉器,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與文化的精髓,同學們仿佛與古人進行了一場無聲的對話。
高一(5)班張笑頤
此次上海游學之旅,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城市探訪,更是一場思想與精神的深度對話。漫步在交大閔行校區的林蔭道間,錢學森圖書館里泛黃的手稿讓我看到科學報國的赤子之心;復旦光華樓前,與學長學姐的交流讓我明白"博學而篤志"的真諦。站在中共一大會址的廳堂,十三位代表的熱血青春仿佛穿越時空叩擊心靈,讓我真正理解了"不忘初心"的重量。作為南京一中的學子,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,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責任——既要傳承金陵古城的人文底蘊,更要汲取上海這座先鋒城市的創新精神。這次游學在心底埋下的種子,必將隨著我的成長生根發芽,指引我在求知路上永葆赤誠,在人生途中勇毅前行。
高一(16)班王子琪
蟬鳴奏響盛夏序曲,我們以研學之名叩響上海的時空之門。外灘百年建筑群鐫刻著城市滄桑,石庫門里弄流淌著煙火人文,這些歷史肌理與陸家嘴云端的科技脈動交織成時代交響。踏入兩所985高校的學術殿堂,聆聽教授們的前沿分享;走訪科研院所,目睹精密儀器閃爍的科技之光。我忽然懂得:個人理想從不是孤島,而是與家國發展同頻共振的星辰。在這個創新驅動的時代,吾輩青年當以知識為炬、以實踐為槳,將青春理想熔鑄于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,讓探索的足跡成為時代畫卷中最生動的注腳。